欢迎访问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全民阅读官网设为主页 | 加入收藏

钱学森:从小书迷到大科学家

有一个爱读书的男孩,5岁时就喜欢读《水浒传》,很崇拜小说里的英雄。一天,他突然问爸爸:“一百零八个英雄,原来是天上的一百零八颗星星下凡到人间的。人间的大人物,是不是都是天上的星星呀?”爸爸认真地回答:“所有的英雄和大人物,都不是天上的星星。他们原本都是普通人,只是他们从小都爱学习,都有远大的志向,而且又有决心和毅力,所以才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情。”

小男孩很受鼓舞:“英雄如果不是天上的星星变的,那我也可以做英雄了。”爸爸激励他:“你当然可以做英雄,但是必须好好读书,学习知识,贡献社会。”

爱读书的小男孩长大后,果然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情:在他的努力带领下,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、第一颗氢弹空爆实验成功、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……鉴于他在科技领域的伟大成就,他的名字镶上太空:一颗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。

他就是世界著名科学家、空气动力学家,被誉为“中国航天之父”“中国导弹之父”的钱学森。

钱学森出生于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:1902年,父亲钱均夫东渡日本留学,回国后曾任职于教育部,后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;母亲知书达礼,在钱学森幼年时教其背诵诗词、加减乘除计算。在钱学森的成长中,重视教育的父母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。

钱学森小时候常常手不释卷,“三餐亦不例外,夹菜除近箸处就之,他不与焉。母亲不时为之调动肴馔,俾其易口。”读小学和读中学时,钱学森养成了“泡阅览室”的习惯。当钱学森进入北师大附中读书时,学校里的图书馆就成了他常去的地方。

1996年,在西安交通大学“钱学森图书馆”揭幕典礼上的书面发言中,钱学森重点提及在北师大附中上学时的阅读故事。初中三年级时,一天午餐后休息,同学们聚在一起闲聊,一位同学十分得意地说:“你们知不知道20世纪有两位伟人,一个是爱因斯坦,一个是列宁。”大家听后茫然,便问他是怎么知道的,原来是从图书馆的一本书上看到的。这次茶余饭后的闲谈,激起了钱学森对科学伟人和革命伟人的崇敬。高中一年级时,钱学森去图书馆找介绍相对论的书来看。后来,钱学森考入上海交通大学,图书馆是他每天必去的地方。“对图书,特别是科技书,那真是如饥似渴,什么科目的书都看。”钱学森回忆。

《他日归来:钱学森的求知岁月》一书中提到,钱均夫读书时就有良好的阅读习惯,还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“三步阅读法”。每到假期,钱均夫会开列阅读书目,并且还同钱学森一起阅读,每次阅读分三步:第一步初读,浏览书籍基本内容;第二步精读,将感兴趣的书籍从头至尾地读;第三步重点地读,即将书籍中的重要内容反复阅读且做读书笔记,并须将读书笔记交给父亲审阅。受父亲的熏陶,钱学森读书时喜欢手握铅笔,以便随时写下“即时体会”。他的札记言简意赅,内容主要包括感想、心得、疑问、见解,亦有赞赏或批评的语言。

钱学森提及,自己少年时代的最大教益,不是科学知识方面的,而是在形象思维方面的训练,文学、美术、音乐等,给他日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了另一种基础,那就是活跃和丰富的想象力与创新精神。他建议少年不要死读书,不要当书呆子。“缺乏形象思维的训练,总是循规蹈矩,不敢越雷池一步。未来的中国,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创新型人才。”即使在学术上取得巨大成就,他也从未满足过,不断学习。除科技领域外,还广泛涉猎音乐、绘画、电影、文学、生命科学、技术美学、现代农业,而且有研究、有心得、有创见。他的学识非常系统,不仅仅是“两弹一星”元勋,还是一位难得的、在各方面融会贯通的通才。

钱学森的秘书涂元季曾讲述,钱学森买书很多,而且都会读,并非拿来收藏。新华书店专门给他留一个格子,有什么新书给他留着。尖端科学、外文书……他买很多很多。书店工作人员诧异一个人居然能读这么多的书时,秘书回答:他买的书我们看不懂,都是他一个人看。他买书并不是因为收藏,而是认认真真地看。

能读大量的书,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钱学森的阅读效率非常高。有些书他并非从头看到尾,只是认认真真看完序言和前面章节,然后简单浏览中间环节,再看最后的结论,但已经了解全书精华内容。再加上读书时格外专注,虽然看得很快,记忆却颇为深刻。而且会把书中的重点归纳出来,推荐给身边人,哪些章节精彩,非常值得看,哪些章节可以略过。

在儿子钱永刚眼里,父亲一辈子喜欢安静,最爱的是读书。“有一次家里装修,我怕把书弄脏,就全部封起来。他没说什么,但一天下来都很不高兴。我说,谁惹您啦?他说,你知道我一天不看书有多难受。我赶紧认错,从一个书橱里抱出一摞书,给他慢慢翻。”白天做完工作,晚上就是钱学森学习、读书的时间。晚上看书,是他几十年不变的习惯。朋友拜访钱学森,都知道不要晚上找他。哪怕是孩子们,也知道父亲在书房看书时不要去打扰他。当炎热的夏天来临,钱学森就一手拿个大蒲扇,一边读一边擦汗,但一点都不影响他读书。

钱氏家族人才辈出,涌现出钱学森、钱伟长、钱三强、钱穆、钱钟书等诸多文坛硕儒、科技巨擎、国学大师……追溯源头,得益于《钱氏家训》的泽被后世。《钱氏家训》有言:“子孙虽愚,诗书须读”“利在一身勿谋也,利在天下者必谋之;利在一时固谋也,利在万世者更谋之”。正是谨遵家训,钱学森将毕生所学,用于国家的富强、民族的复兴,是真正的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”。新中国成立后,身在美国的钱学森迫切希望回国效力。但美国政府坚决反对,因为“他太有价值了,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”。冲破重重羁绊,钱学森终于回到中国。对于他来说,“我的事业在中国,我的成就在中国,我的归宿在中国。”钱学森一生孜孜不倦,并将个人所学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,体现出作为一名科学家、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与家国情怀。

作者|杨雅莲

    来源|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

地址:武汉市武昌区黄鹂路39号   邮政编码:430077   联系电话:027-68892428   扫黄打非举报电话:027-68892525

举报邮箱:hbshdfjb@163.com   鄂ICP备05001937号   湖北省全民阅读官网 书香荆楚全民阅读网   Copyright @ 2015 Readhb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